阿摟仔5歲半以後,越來越多人驚訝阿摟仔英文"講"的不錯(有abc,有老師,國外的媽媽...)(阿摟媽其實也不知道他的程度在哪,只知道他可以在對的場合使用this is mine,not yours的這種短句,當然還有其他短句),有人好奇阿摟媽在家是怎麼教的,可以在這麼短的學習時間,讓阿摟仔聽得懂指示並可以使用短句來對話。

可能是班門弄斧! 但還是試著分享當時的想法和做法,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文筆不好的我打了超久,拼命回想)

但...阿摟媽在家根本不太教英文(應該是無法)!!!曾經也看了很多教育書,豪氣萬千的想要立志當個好媽媽好老師,也買了一些不算少的英文繪本和有聲書,但...自從當全職媽媽在家自己獨自帶兩隻後,光帶小孩弄家務這些事,就磨盡體力和耐心了,連睡飽都奢侈,哪還有心力想其他的呢。

雖然阿摟媽力不足,但還是很努力地利用資源,把握每個可以讓孩子接觸到英文的機會讓孩子自然地融入英文的環境中,從阿摟仔2歲多開始會講中文後,雖然自己沒耐心講故事,但我會放英文兒歌或有聲書當背景音樂(有時是阿摟媽自己在邊聽邊學英文)讓孩子邊玩n隨便聽,但3-4歲後阿摟仔有自己的想法後,就會拿自己想聽的中文CD來聽(媽咪一放背景音樂就會被他換掉);煮飯時則讓他看美國製作無字幕的英語兒童節目(我們家是裝中華電信的MOD,裡面就有幾個頻道適合,ex.baby TV, baby first, Disney junior)大約20分鐘左右,有時聽中文有時聽英文,3-4歲後就只會想全部聽中文的,我也不太會限制他要聽什麼語言,有時看youtube時,語言是韓文日文西班牙文德文的也ok,對學習語言保持很中性的態度(我也希望他和阿公阿罵講台語)。

再來,會特別帶阿摟仔去有外國人的場合,ex. 天母的美國學校,歐洲學校每年都會舉辦1-2次的活動,溫德餐廳每年也會舉辦啤酒節吸引很多外國人去,把握機會接觸結交不同國籍的外國人。(每年我都會注意這些活動,並po在阿摟家的活動中)

 

開始學英文是在阿摟仔4歲時,本來是想找半天的幼稚園,適應一下團體生活,但只有公幼有半天(而附近的公幼只從中班開始,阿摟仔又是年尾的孩子就沒法去),其他都沒有,剛好附近的英文補習班正要開一個4-6歲的幼兒班,一周上3天,每天2個小時,小班制(不超過12個人),上幾堂就收幾堂的費用,上課的方式很符合我心目中所想的,整個大中我心。但,這麼好玩的課,在上了幾個月後,阿摟仔就不想去上課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喜歡待在家,就讓他在家陪妹妹玩。到了快5歲時,公幼中班沒抽到,他的同伴都去上大班了,平常就只剩他和妹妹,只好又開始想找短期的課來上,剛好今年初附近新開了一個的全美語幼兒課程(老師是abc會講中文),上課的方式一樣很喜歡,且又因為試辦的關係,價格親民,就決定讓妹妹跟著哥哥上個一期(把握試辦價)。(PS.把握每個免費試讀的機會,3間學校,就免費試上3堂課了)

 

沒想到,上沒1,2個月課後,阿摟爸工作上有個機會可以到歐洲,阿摟媽請了近1個月的假帶小孩一起去。會去是因為公司補助,阿摟媽大約只需多花3張機票錢,其他消費可以控制和在台灣差不多外,又可生出一張免費機票(題外話),就砸錢下去了,希望能讓孩子接觸到不一樣的文化,給點不同的刺激,也讓他有機會用英文和看人用英文。(後記: 結論是,這次出國真的很有價值,因為阿摟仔雖然不會歐語,但也可以打入當地孩子中間一起玩,不但敢用僅會的英文試著和人溝通,還學了幾句荷蘭文)

 

有些媽媽看到這邊可能會覺得阿摟家環境很不錯,所以有能力做這些事(當全職媽媽,上美語課,出國...等)。阿摟家是一般中產階級的下層,也沒能力做菁英教育,但阿摟媽會處處精算,好將省下來的錢,在這個階段用來投資孩子,因為這個階段最沒壓力,媽媽和孩子都可以輕鬆的面對。阿摟媽會讓孩子在公幼念大班,在公小念小學,好將省下來的錢,在孩子小學以前,繼續投資孩子

 

其實,阿摟媽對台灣學習英文這件事是挺感冒的,因為感覺整個環境一直過度強調學英文這件事,而且有些人會點英文(有可能包括自己在內),在講英文時態度或腔調就怪怪的(說怪怪的是因為和講中文時不同)。世界很大,英語只是目前多數人官方上的溝通工具,我實在不想走火入魔,所以花了很長的時間,就直到現在為止都還在不斷的調整心態(畢竟我也是典型台灣人),希望能讓自己和孩子們保持平常心,所以當阿摟仔不怕英文,敢講英文後,到在大家面前講英文後,我和阿摟爸反而還會適時糾正他,告訴他應該要在合適的場合再使用英文,希望能讓他明白,語言是只用來溝通的工具。

 

補充: 阿摟爸的工作常需要使用英文,也有可能是耳濡目染,平常就在邊聽邊看爸爸在房間開會講英文吧。

 

* 保持平常心

不間斷接觸

* 用孩子的角度挑選喜愛的學習環境

* 和孩子一起學

* 常常拿來用

 

想到再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摟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